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4年  第25卷  第3期

试验研究
高炉回旋区动力学机理的实验研究
郭术义, 陈举华
2004, 25(3): 1-4,9.
摘要:
回旋区机理研究可以为高炉操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在相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回旋区三维冷态试验模型,应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articleDynamicAnalyzer,PDA)对模型内流场气体、颗粒的时均速度和脉动速度等物理参量进行了测量,试验发现涡流中心主速度梯度变化较大,为进一步研究高炉回旋区机理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电场作用下Fe-V-C体系低温燃烧合成过程研究
林慧敏, 冯可芹, 杨屹, 何洪, 沈保罗
2004, 25(3): 5-9.
摘要:
采用Gleeble热模拟机研究Fe-V-C体系在电场作用下低温燃烧合成过程。通过分析试样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反映出的升温特点,表明场致发射促进反应物离子或原子在低温下的固相扩散是导致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结合对产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金相观察以及扫描电镜(S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场作用下,该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较低(740℃左右),且反应较完全,反应后试样的致密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VC颗粒较小且均匀分布在Fe基体中。
中厚板轧制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张清泉, 刘勇谋, 姚进
2004, 25(3): 10-16.
摘要:
在中厚板轧制成形过程中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合理的工艺参数,便于延长轧机的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试错过程的消耗等。文中阐述了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中厚板轧制成形过程的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中的一些广为关心的问题,包括:摩擦力在轧件表面的分布情况以及摩擦力大小对轧制过程的影响;材料的等向强化模型、运动强化模型和混合强化模型对中厚板轧制过程的影响;热-力耦合对厚板轧制成形过程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钒氮微合金化对Si—Mn系弹簧钢热处理特性的影响
董雅君
2004, 25(3): 17-20,29.
摘要:
分别采用VN、Fe-V合金在实验室冶炼了不同钒含量的Si-Mn系弹簧钢,并系统研究了其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表面脱碳敏感性和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采用钒氮微合金化的Si-Mn系弹簧钢(0.50%C,0.06%~0.10%V,0.01%N)具有较好的淬透性和抗回火稳定性。钒含量增加,强度显著增加。钒氮微合金化对表面脱碳敏感性没有明显影响。
新材料新技术
纳米TiO2/POE/PP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段小平, 黄婉霞, 郭刚, 曹建军, 涂铭旌
2004, 25(3): 21-25.
摘要: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制得纳米TiO2/POE/PP复合材料,考察了纳米TiO2和POE对其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对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一定的提高,当添加量为4%时其冲击强度增加最大;当超过这个添加量时,由于纳米粒子团聚,冲击强度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弹性体POE的加入改善了复合体系的韧性,而且对其拉伸强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VO2粉末的制备及其相变性能研究
郭宁, 徐彩玲, 邱家稳, 苏中兴
2004, 25(3): 26-29.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简单易行的二氧化钒粉末制备方法,以VOSO4为原料,水解后获得VO(OH)2沉淀,将沉淀清洗、干燥后,对其进行真空热处理,即获得VO2粉末。该方法工艺控制简单,稳定性好,容易掌握。通过对试样的XRD、XPS分析表明,试样为较纯的VO2粉末。试样的相变电、光开关性能测试表明,相变前后试样的电阻值变化了近两个数量级,中红外光学透过率变化了15%。
技术探讨
转炉—大方坯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探讨
黎建, 陈天明, 杨素波
2004, 25(3): 30-35.
摘要: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调研,介绍了国内外轴承钢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冶炼、精炼和连铸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和讨论了轴承钢质量的控制,指出了攀钢采用转炉—大方坯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轴承钢生产的研究和开发思路。
攀钢深冲钢的轻处理技术
邓运玉
2004, 25(3): 36-40.
摘要:
针对攀钢钢水条件不满足RH设备处理要求及外方技术文件不易修改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了技术路线,采取出钢预脱氧,处理前期增碳,调整[C]与[O]的比例关系等措施使钢水条件达到处理要求;设计、制定的增碳计算公式达到了较高的终点命中率,实用有效。采用改进后的轻处理工艺,终点[C]合格率大于90%,[Als]合格率大于95%,残余[O]控制在30×10-6~70×10-6,深冲钢内在质量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综合利用
含钛尾矿制备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研究
张巨松, 隋智通, 申延明, 回志峰, 安会勇, 高飞
2004, 25(3): 41-47.
摘要:
分析了含钛尾矿的矿物组成,结合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特点,提出了应用提取氧化钛后的尾矿、低品位铝矾土、含钛石膏制备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的全新观点,并对该种水泥的烧结温度,冷却制度,强度及凝结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它的烧结温度低,凝结时间及强度介于硅酸盐水泥和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之间,含氧化钛较高的原料对高硅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没有明显负面影响。
高钛高炉渣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王怀斌, 范付忠, 郝建璋, 张继东, 敖进清
2004, 25(3): 48-53.
摘要:
采用XRD、DTA、SEM和测定水化结合水量等方法研究了高钛高炉渣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钛高炉渣掺入混凝土中,有利于混凝土形成细观自紧密堆积体系、加速水泥水化速率、发生"二次反应",促进混凝土强度发展;高钛高炉渣的"二次反应"一般发生在水化后期,掺入适量激发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高钛高炉渣的"二次反应"。
综述
高速钢轧辊的研究和应用
张洪月
2004, 25(3): 54-60.
摘要:
高速钢轧辊具有硬度高、红硬性好、耐磨性好等特点, 在轧钢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在介绍了高速钢轧辊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高速钢轧辊制造方法, 并对不同制造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还介绍了高速钢轧辊的应用效果以及高速钢轧辊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并展望了高速钢轧辊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TiO2光致超亲水性能的研究进展
李经, 谭欣, 赵林
2004, 25(3): 61-66.
摘要:
TiO2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包括化学稳定性,高的光催化活性等。近来,TiO2光致超亲水性能又成为研究热点。文中概述了TiO2光催化剂超亲水性能的光催化机理,从附着杂质、光源及光照强度、半导体掺杂、二元复合半导体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因素,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状况。
理化检验
钒氮合金中磷的测定
郑小敏
2004, 25(3): 67-70.
摘要:
采用铍盐共沉淀—钼蓝分光光度法对钒氮合金中微量磷进行测定。通过回收试验、精密度试验、准确性试验多方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准确度,完全满足目前钒氮合金生产中磷的分析要求,已成功地应用于钒氮合金中磷含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