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8年  第19卷  第1期

综述
攀钢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的开发与生产
董成瑞, 俞梦文, 李福君
1998, 19(1): 1-8.
摘要:
概述了攀钢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开发与生产的思路、状况及进一步发展的设想。攀钢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低合金钢。
试验研究
用锰矿球团进行钢直接合金化的动力学研究
文永才, 董艳华, 杜德信, 王俭
1998, 19(1): 9-15,31.
摘要:
对用锰矿球团进行钢直接合金化做了实验室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锰回收率、钢中锰含量的主要因素,运用液-液反应双膜理论对锰矿球团还原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
铁水用金属镁脱硫的热力学分析
刘守平, 文光远, 张丙怀
1998, 19(1): 16-19,57.
摘要:
计算分析了镁在铁液中汽化、溶解的热力学行为和镁一硫反应的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激光测定熔渣表面性质的研究
张国林, 白晨光
1998, 19(1): 20-24.
摘要:
在分析各种表面粘度测定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激光测定了攀钢高炉渣的表面粘度。提出了激光测定熔渣表面粘度是可行的.并有可能推广到对熔渣表面张力和表面结构的测定方面。
STE355钢焊接热模拟回火组织研究
尹桂全, 高甲生, 洪永昌, 闻平, 袁晓敏
1998, 19(1): 25-31.
摘要:
研究了焊后回火工艺(主要是同火温度)对STE355钢焊接组织的影响。采用1320℃的峰值温度分别对试样进行单道和多道焊接热模拟,然后在500~620℃的温度范围回火1.5h;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焊后冷速不同的试样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变化,尤其是粒贝及M-A组元的分解转化;根据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关系提出了相对合适的回火工艺。
攀钢09CuPRE热轧耐候板的工艺及性能
郭艳, 郭华, 左军, 常军, 徐建中, 王丹
1998, 19(1): 32-37.
摘要:
介绍了攀钢研制的09CuPRE热轧耐候板的生产工艺以及板材的各项性能指标。采用喂丝法向连铸结晶器内喂稀土丝的生产工艺.稀土收得率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生产水平。板材机械性能稳定,各向同性优良.冷弯成型性能优于国内同类产品。板材具有良好的耐大气腐蚀性能。
退火工艺对冷轧深冲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郑之旺, 杨秀亮, 程兴德
1998, 19(1): 38-42.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08AI深冲钢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罩式退火时500~710℃间加热速度和710℃的保温时间对深冲板组织、性能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提出了有利于提高08AI深冲性能的退火工艺条件。
技术探讨
铁水硫含量与脱硫炼钢系统生产成本的关系
杨素波, 文永才, 陈渝, 李扬洲, 许立志, 董艳华
1998, 19(1): 43-47.
摘要:
通过对攀钢铁水硫含量及脱硫炼钢系统的原材料消耗进行全面调查(试验数据采用"样本子集"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提出了增加脱硫车间的铁水处理量、优化脱硫工艺,转炉采用活性石灰、少渣炼钢工艺等措施,可大幅度降低炼钢成本。
连铸钢坯氧化烧损严重原因及对策
胡佐兴, 刘波
1998, 19(1): 48-51.
摘要:
分析了攀钢热轧板厂加热炉内钢坯氧化烧严重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氧化烧损的措施,实施后使加热炉运行周期由原来的2个月提高到6个月以上。
攀钢烧结配加生石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甘勤, 何群
1998, 19(1): 52-57.
摘要:
简介了攀钢烧结配加生石灰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这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自动控制
焦炭温度分布的监测
张辉宜, 黄启益, 雷永周, 杨正才
1998, 19(1): 58-61.
摘要:
介绍了一种便携式出炉焦炭温度分布监测系统结构及其数据通讯方法。经现场使用表明:它具有安装容易、工作可靠、数据反馈及时等特点。
理化检验
ICP-AES法测定矿石及原料中痕量钒钛
肖军, 成勇, 宁燕平
1998, 19(1): 62-65.
摘要:
采用ICP-AES光谱法,通过大量基体元素对钒、钛的谱线干扰试验研究,选取了钒310.230nm,钛334.940nm两条谱线作为测定谱线,并通过K系数校正法和基体匹配的办法,消除了基体干扰和光谱干扰。可测定大于0.001%的钒,0.0005%的钛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