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第26卷  第1期

试验研究
连铸钢水过热度对大方坯凝固的影响
李桂军, 张桂芳, 陈永, 赵国燕, 蔡开科
2005, 26(1): 1-4.
摘要:
结合现场研究,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法计算出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铸坯凝固情况;进行了过热度对出结晶器坯壳厚度、方坯表面温度、铸坯凝固过程中坯壳厚度和液相穴的影响的模拟分析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拉速相同的情况下,随过热度的增加,出结晶器坯壳厚度减少、表面温度略微增加、铸坯液相穴拉长、坯壳减薄。
轧机复合衬板工作层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符寒光, 黄兆军, 宋锦春, 谢里阳
2005, 26(1): 5-9,19.
摘要:
研究了一种适合于制造轧机复合衬板的工作层材料,对衬板材料的化学组成、各种合金元素的作用及其加入量、衬板熔炼和轧制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衬板工作层材料经油淬和中温回火后,硬度大于HRC60,抗拉强度大于1600MPa,冲击韧性大于18J/cm2,断裂韧性大于37MPa·m0.5。应用于钢管热连轧机架上,耐磨性比堆焊衬板提高1倍以上。
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水模型研究
胡皓, 赵和明, 张炯明, 王新华, 王万军
2005, 26(1): 10-15.
摘要:
首次提出用波差来评价液面波动的大小。针对国内某厂的连铸机结晶器,采用1:1的水模型研究了水口角度、浸入深度和铸坯宽度变化对波差的影响,得出了距结晶器窄面不同位置的理想液面波动所对应的工艺参数。
V-N微合金化高强度厚板的研制
杨雄, 金永春, 王全礼, 张功焰
2005, 26(1): 16-19.
摘要:
对比了V-N微合金化和V微合金化钢的强化效果,确认钢中增加N含量能有效提高V的析出强化与细晶强化能力,对钢的各项性能都不会产生不利影响。采用V-N微合金化和控制轧制工艺试制了60、70mm厚板,产品性能到达了Q390E钢的质量要求。
专题研究
超细晶粒及超高韧性厚板的研究
姚连登, 李自刚, 张丕军
2005, 26(1): 20-25.
摘要:
介绍了在厚板试验轧机上进行的组织超细化工艺试验及取得的成果。采用一种回温轧制工艺,试制出最大厚度为40mm,具有表层超细晶粒组织的高强度钢板;对以多道次小变形量轧制法生产超细晶中厚板(厚度:12mm和20mm)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微合金钢热机械加工结合再结晶处理的新型工艺组合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具有特殊显微组织的结构钢新产品,该类新型结构钢的优良韧性大大超过相同成分的微合金钢,因此可以使用于要求超高止裂性能的结构中,为诸如船舶、桥梁、大型建筑和钢结构等提供一种高性能材料。
鞍钢超细晶粒钢的开发
孙建伦, 张万山, 王科强, 关菊, 任玉辉, 王国栋
2005, 26(1): 26-29.
摘要:
主要介绍了鞍钢超细晶粒热轧卷板和线材的研制情况,总的研制思路是结合鞍钢设备的实际情况,探索低成本的超细晶粒钢的生产工艺路线。开发的产品已能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使用性能良好。
本钢超细晶粒钢的开发研制
周宏伟, 翁宇, 金月桂
2005, 26(1): 30-33.
摘要:
介绍了本钢生产的几种超细晶钢的研制开发情况。在普碳钢成分的基础上开发出CX400和CX500高性能超细晶钢;在09CuPTiRE和SPA-H两种耐候钢的基础上开发出Cu-P-Ti-RE系和Cu-P-Cr-Ni系超细晶耐候钢。生产实践表明,几种超细晶钢的化学成分设计合理、热连轧生产工艺可行,晶粒明显细化,综合性能良好。产品成功应用于汽车结构件、铁道车辆和集装箱的制造。
功能材料
用金红石型纳米TiO2改善粉末涂料耐光老化性能
曹建军, 郭刚, 汪斌华, 涂铭旌
2005, 26(1): 34-39,44.
摘要:
以金红石型纳米TiO2为抗紫外光老化添加剂改性聚酯粉末涂料,采用TEM、XRD等测试手段表征纳米TiO2的性能特征,并用UV-Vis分析金红石型纳米TiO2、锐钛型纳米TiO2以及普通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紫外-可见光特征谱。探讨了纳米TiO2屏蔽紫外线的机理,并用高压紫外汞灯人工加速聚酯粉末涂料的光老化降解,对比分析了未改性聚酯粉末涂料、金红石型纳米TiO2改性聚酯粉末涂料以及有机紫外吸收剂改性聚酯粉末涂料的光泽度变化和色差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能够使聚酯粉末涂料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得到较大幅度改善,并能赋予聚酯粉末涂料优异的耐候性能和延长产品的户外使用寿命。
纳米TiO2、SiO2复合改性苯丙外墙乳胶漆的研究
吴健春, 孙作凤, 黄婉霞
2005, 26(1): 40-44.
摘要:
通过特殊的分散工艺,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添加到普通外墙乳胶漆中制备纳米改性外墙乳胶漆,试验表明,纳米二氧化钛加入到外墙乳胶漆中充分分散后,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和耐洗刷性能。最后对抗老化和耐洗刷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纳米复合改性外墙涂料性能提高的原因。
技术探讨
钛合金-不锈钢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接头分析
廖洪军, 盛光敏, 黄家伟, 秦斌, 邱少宇, 李聪
2005, 26(1): 45-49.
摘要:
探讨了TA17钛合金和0Cr18Ni9Ti不锈钢相变超塑性扩散连接工艺;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元素的扩散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钛合金和不锈钢两侧的元素有不同程度的扩散,在界面处形成β-Ti、TiFe和TiFe2。控制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在5μm以内可以提高接头强度。接头受力的主要物相是以β-Ti为基的固溶体,该物相的面积对接头的强度影响很大,面积越大,接头强度越高;反之越低。
高碳钢拉拔过程断面分析
靳庆峰, 王海涛, 许中波, 唐恩, 王彦锋
2005, 26(1): 50-54.
摘要:
就72A高碳钢在拉拔至ƒ0.2~ƒ0.25mm过程中出现的断丝,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EMS)分析其断面。分别从断面形状和断面中夹杂物的成分两方面进行分析,并采用电子探针点扫描和面扫描找出了断裂的形式和原因。最终得出结论:脆性夹杂物是导致拉断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心偏析和表面缺陷也会引起断裂。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基于ANSYS的高炉铸钢冷却壁传热分析
钱中, 程惠尔
2005, 26(1): 55-59.
摘要:
运用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对高炉铸钢冷却壁稳态工况进行传热学分析。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冷却壁在稳定工作状态下的温度、热流以及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冷却壁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今后冷却壁的维护和设计提供参考。还讨论了冷却水管水垢对高炉铸钢冷却壁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垢每增加1mm厚,会使冷却壁热面温度升高约60℃。
工艺参数对钢轨轨高和底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郭华, 邓勇, 陶功明
2005, 26(1): 60-64.
摘要:
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分析了PD3 60kg/m钢轨在成品孔轧制变形过程中轧制温度、压下量、轧前来料尺寸、轧辊磨损及摩擦系数等工艺参数对钢轨轨高和底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影响的定量关系。
理化检验
化学法测定碳氮化钛中氮含量
钟华
2005, 26(1): 65-68.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法研究了硫酸+焦硫酸钾湿法熔融(化学法)分解碳氮化钛,以较少的实验次数确定了蒸馏分离和试样分解的最佳分析条件,通过条件实验,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与惰气熔融热导法一致。
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
2005, 26(1): 69-7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