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第24卷  第4期

新材料新技术
超细晶粒钢力学性能研究
宋立秋, 侯豁然, 唐历, 刘清友, 程兴德, 张开坚, 董瀚
2003, 24(4): 1-5.
摘要:
在攀钢1450热连轧机上,生产出了Q235普碳钢成分的超细晶粒热轧钢板。超细晶粒热轧钢板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尺寸为4μm左右。热轧钢板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510MPa和400MPa以上,热轧钢板各向异性小,钢中夹杂物弥散分布,钢板具有良好的冷弯性能。
在CSP线生产550 MPa以上V微合金化HSLA钢的试验研究
朱涛, 蒋昌林, 何宜柱
2003, 24(4): 6-13.
摘要:
为在CSP线利用V微合金化加控制轧制生产550MPa以上高强度HSLA钢,通过试验钢的成分设计、模拟CSP连铸、试验轧制和Gleeble试验,初步确定了该产品在CSP线的生产工艺,为下一步深入研究CSP线的V微合金化行为奠定了基础。
热镀锌工艺对Ti-IF钢光整热镀锌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郑之旺, 许哲峰, 陈杰
2003, 24(4): 14-19.
摘要:
在连续热镀锌线上研究了RTH带钢温度和光整延伸率对Ti-IF钢光整热镀锌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当RTH带钢温度在830℃以下时,成品铁素体晶粒度为10.0级,织构类型以{332}、{114}为主,随着带钢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热镀锌板的晶粒逐渐粗化,织构成为典型的{111}织构,且取向密度增加,r值随之提高,但当带钢温度在900℃以上时,织构又趋于无规则分布,r值显著降低;光整延伸率对Ti-IF钢光整热镀锌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随着光整延伸率的提高,屈服强度明显提高,n值明显降低,延伸率降低,抗拉强度变化较小,且光整延伸率对性能的影响与成品铁素体晶粒尺寸有关,成品晶粒越粗,光整延伸率的影响...
JT245耐大气腐蚀塔桅结构用钢腐蚀性能研究
夏茂森, 蔡漳平, 刘江, 蒋善玉, 顾宝珊, 关小军
2003, 24(4): 20-24,34.
摘要:
对JT245耐大气腐蚀塔桅结构钢进行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室外大气曝晒腐蚀试验及钢的表面锈层分析。试验表明:JT245耐大气腐蚀塔桅结构钢板耐大气腐蚀性能达到CortenA钢的实物水平, 是理想的耐大气腐蚀材料, 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塔桅钢结构的制作要求;它已应用于港口、电网建设等工程之中, 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试验研究
连铸坯轧制300 km/h高速重轨的试验研究
陈永, 李桂军, 赵克文
2003, 24(4): 25-30.
摘要:
应用电炉冶炼→LF精炼→VD脱气→圆坯连铸工艺,连续三次成功地浇注出U71Mn和PD3重轨钢连铸坯,铸坯表面无清理率达到100%,铸坯中心疏松 ≤ 1.0级,中心缩孔 ≤ 0.5级,中心碳偏析 ≤ 1.07,等轴晶率 ≥ 40%。由连铸圆坯轧成的重轨,内部质量和力学性能基本达到300km/h高速轨的技术条件要求。
微合金元素Cr对高碳钢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冯运莉, 杨海丽
2003, 24(4): 31-34.
摘要:
研究了微合金元素Cr对高碳钢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Cr元素的合理加入量,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Cr的加入优化了材料组织构成,减少了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了索氏体含量,使线材抗拉强度增加75~100MPa,综合性能得到提高,Cr元素合理加入量应控制在0.18%~0.24%范围内。
铁水预处理过程中溶解氧的实验研究
吴宝国, 利春林, 董元篪, 王世俊
2003, 24(4): 35-38.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Fe2O3-CaO-CaF2和Na2CO3-Na2SO4渣系研究了在铁水预处理过程中熔体氧势的变化规律,寻求有利于同时脱磷脱硫的铁水氧势范围。结果表明,脱磷过程中熔体氧位在5min内迅速上升到5.911×10-6~10.03×10-6,5min后氧位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在1623K温度下的铁水预处理过程中,控制熔体氧势范围为3.0×10-6~6.5×10-6,可获得终点磷含量为0.008%~0.012%的脱磷效果,同时铁水中的硫能降到0.003%~0.007%的水平。
合成渣精炼法控制钢帘线夹杂物形态
章军, 王勇, 李本海, 许晓东
2003, 24(4): 39-43.
摘要:
通过改变精炼过程造渣工艺,减少Al和铝矾土的加入量达到控制钢中夹杂物形态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钢帘线的精炼,最有效控制夹杂物形态的渣是硅灰石或其它成分与硅灰石的混合物。采用新的炉渣精炼工艺,钢水纯净度明显改善。
钢包精炼工艺对钒氮合金收得率的影响
张晨
2003, 24(4): 44-48.
摘要:
研究了钢包精炼条件下各种工艺参数对VN合金N、V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钢水成分、覆盖剂渣量对VN合金收得率基本没有影响;氧势是关键因素,并得到了N的收得率与氧势的回归关系式。覆盖剂中添加Al2O3、CaF2虽然不影响V、N的最终收得率,但却大大延缓了VN合金进入钢水中的速度。正常条件下,V的收得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但当氧势较高时(>100×10-6),钢水中的V会逐渐被氧化。
综合利用
提高攀钢选钛厂主流程钛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曾礼国
2003, 24(4): 49-54.
摘要:
针对攀钢选钛厂主流程(粗粒选矿)和微矿流程(细粒选矿)TiO2总回收率不到21%的现状,就主流程生产过程中的磁性矿物对重选精矿钛回收率的影响、除铁位置的选择以及除铁设备进行了试验研究,从除铁角度提出了提高主流程TiO2回收率的措施。
纳米TiO2改性建筑外墙乳胶漆耐候性的研究
吴健春, 黄婉霞, 郑洪平, 曹建军
2003, 24(4): 55-58.
摘要:
利用超声波分散工艺,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到普通外墙乳胶漆中制备纳米改性外墙乳胶漆,结果发现纳米二氧化钛加入到外墙乳胶漆中充分分散后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涂料的抗老化性能。
技术探讨
HRB400抗震钢筋韧脆转变温度测试分析
秦斌, 盛光敏, 龚士弘
2003, 24(4): 59-63.
摘要:
Ø25mm、Ø32mm两种规格HRB400抗震钢筋的系列冲击试验表明,大规格试验钢筋的韧脆转变温度较高。由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断口扫描,发现Ø32mm钢筋的晶粒较为粗大、在12℃条件下主要为脆性断裂,借助透射电镜分析了钒在钢筋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建议采用钒氮合金化与控制轧制相结合的措施来提高HRB400钢筋的低温冲击性能。
含Ba脱氧剂对板材质量的影响
郑文光, 郭殿锋, 赵殿清, 张晓光
2003, 24(4): 64-66.
摘要:
通过BaCaAlSi与SiC在出钢过程的脱氧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脱氧剂对成品板材质量的影响。采用Ba CaAlSi和SiC作脱氧剂时,板材中的全氧含量分别为14.8×10-6和17.8×10-6;氮含量分别为48.6×10-6和53×10-6。结果表明,采用BaCaAlSi脱氧时成品板材的内部质量较好。
合金元素Ti对D型石墨形成条件的影响
李小平, 钟元龙, 林元祖
2003, 24(4): 67-70.
摘要:
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合金元素Ti对D型石墨形成条件的影响。Ti促进了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影响了奥氏体枝晶的形态,为D型石墨的形核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Ti对石墨形核和长大的影响与其含量有关,当Ti含量>0.1%时,它阻碍石墨化的作用占主导,有助于形成D型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