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第21卷  第3期

专题文献
中国含钒低、微合金化钢的开发与前景
曹荫之, 付俊岩
2000, 21(3): 1-11.
摘要:
介绍了钒在低、微合金化钢中的作用以及钒微合金化钢的重点产品;回顾了中国低、微合金化钢的开发情况;阐述了中国开发含钒微合金化钢的前景。
钒氮微合金化钢筋的研究
张永权, 杨才福, 柳书平
2000, 21(3): 12-15.
摘要:
研究了在20MnSi钢中添加高氮钒合金Nitrovan 12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钒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与 80FeV相比,添加Nitrovan 12的钢,抗张强度可提高 135MPa,屈服强度可提高 117.5MPa;在保持强度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添加Nitrovan 12的钢可节约33.3%以上的钒。钢中添加Nitrovan 12合金,充分利用了廉价的氮元素,促进了V(C,N)的析出,提高了V的沉淀强化效果。研制出可满足Ⅲ级钢筋技术指标要求的经济型建筑用钢筋。
氮在非调质钢中的作用
杨才福, 张永权
2000, 21(3): 16-22.
摘要:
介绍了氮在非调质钢中所起的有益作用。在Nb,V,Ti三种微合金化元素中,钒有较高的溶解度,是非调质钢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强化元素。钒在钢中通过形成细小析出相起细化晶粒和沉淀强化作用。与碳相比,氮与钒有更强的亲和力,且氮化物更稳定,因此,氮对控制钒的析出起更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非调质钢中增氮改变了钒在相间的分布,促进V(C,N)析出,使析出相的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因而氮增强了非调质钢中钒的沉淀强化作用,大幅度提高钢的强度。氮通过促进V(C,N)析出,有效地钉扎奥氏体-铁素体晶界,细化了铁素体晶粒。细小的V(C,N)析出相促进晶内铁素体的形成,进一步细化了铁素体组织。对微钛处理非调质钢,增氮...
VN12合金在钒氮微合金化钢中的应用研究
夏茂森, 孙卫华, 秦孝海
2000, 21(3): 23-28.
摘要:
通过在 20MnSiV、16MnV钢中,加入钒铁合金VFe(51.6%V)及美国钒公司提供的专利产品富氮钒合金VN12(80 %V,12 %N)的对比试验,研究了钒、氮复合微合金化对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与使用FeV(51.6%V)相比,采用富氮钒合金微合金化时,因钒用量的减少使得其技术经济性更加显著。
VN合金在非调质钢中的应用
卢向阳, 刘明, 贾斌, 董军, 董成瑞, 崔润炯
2000, 21(3): 29-33.
摘要:
简要介绍了VN合金在F35MnVN钢中的应用,对钒、氮的作用和钢水增氮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发挥钒的作用,应增加含钒非调质钢中氮的含量;加氮的最好办法是采用VN合金。
试验研究
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的第二相粒子分析
陈茂爱, 唐逸民, 楼松年, 吴人洁
2000, 21(3): 34-38.
摘要:
利用萃取复型分析技术,对Ti-V-Nb微合金管线钢中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尺寸较大的粒子近似方形,含Ti量较高而含Nb量较低;尺寸较小的粒子形状不规则,含Ti量较低、含Nb量较高;尺寸在 20nm以上的粒子中含V量均较低。电子衍射分析表明,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这些弥散分布的粒子能够显著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在 1 150℃以下加热时,该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速度非常小,而在1 150℃以上的温度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较明显。
稀土在钒微合金化热轧钢板中的作用
唐历, 王义成, 赵安银, 林勤
2000, 21(3): 39-43.
摘要:
通过在钒微合金化热轧钢板中加入稀土与不添加稀土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处理具有净化钢质、变质夹杂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钢板的成形性能;同时,稀土在钢中还具有一定的微合金化作用及抑制钢板时效的作用。
攀钢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的开发
张开坚, 王义成, 宋立秋, 俞梦文
2000, 21(3): 44-48.
摘要:
介绍了攀钢汽车大梁用热轧钢板的开发。采用低C-Mn-V合金化,结合攀钢的喂线技术、炉外精炼及轧制工艺,生产出P510L、P440L、P420L和P370L热轧钢板2万余吨,产品已供汽车制造厂使用,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攀钢普通热镀锌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郑之旺, 余利明, 郭永安
2000, 21(3): 49-53.
摘要:
系统分析了攀钢普通热镀锌板的组织、织构和冲压性能, 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镀锌板性能的途径。
综合利用
相分离法处理攀钢高炉渣新工艺基础研究
孙康, 吴剑辉, 马跃宇, 胡忠武, 吴浩波, 陈海群, 俞小花, 秦卫东, 李章友
2000, 21(3): 54-58.
摘要:
提出采用相分离法处理攀钢高炉渣新工艺。作为本研究内容的第一部分,考察了熔渣分离过程的基本规律。经热力学分析和实验测定,在高温下攀钢高炉渣与Na2CO3反应的主要产物为硅和钛的含钠复合氧化物。只要条件适当,可以实现大部分硅和钛与炉渣中其它组分相互分离。在本实验条件下,炉渣粒度和体系温度对反应影响比较显著,在满足化学计量配比前提下,配碱比对反应的影响不很明显。
含钒熟料间歇式浸出工艺研究
彭明福, 杨仰军, 刘恢前, 陈自清, 王小江
2000, 21(3): 59-63.
摘要:
介绍了攀钢转炉钒渣焙烧熟料间歇式浸出生产V2O3的工艺,对影响钒浸出率的温度,浸泡时间,浸、洗次数进行了研究。工业生产表明:浸洗后残渣中SV降至0.1%以下,浸出液含钒浓度达到下步工序的要求。
生产实践
V2O3原料系统中MFe走向研究及除铁措施
李思钟, 蒲年文, 邓孝伯, 周宗权, 连国强
2000, 21(3): 64-68.
摘要:
对V2O3原料系统中MFe的来源及富集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除铁的因素,通过优化设备工艺参数和增加3#振动筛使钒精渣中MFe含量得以降低。
炼钢转炉使用类石墨提温剂试验研究
王建, 聂梅影, 杨森祥, 彭涛, 刘新, 王胜, 谢海
2000, 21(3): 69-72.
摘要:
对转炉炼钢使用类石墨提温进行了研究,经150炉典型试验和扩大试验表明,类石墨提温剂提温效果显著,每吨类石墨提温剂可补偿温度40.7℃,且对造渣、去P、S无不利影响,完全能满足炼钢品种和溅渣护炉工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