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

SCOPUS 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优秀冶金期刊

美国EBSCO数据库收录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来源期刊

中国应用核心期刊(CACJ)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统计源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来源期刊

优秀中文科技期刊(西牛计划)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收录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23卷  第1期

试验研究
攀钢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流场优化的水模拟研究
周一平, 杨素波, 严学模, 戴云阁, 张华书, 彭暑东, 吴伟
2002, 23(1): 1-5.
摘要:
在攀钢条件下对连铸板坯结晶器流场进行了水模拟实验。研究了拉速、结晶器宽度、水口结构等参数与结晶器流场、液面波动、流股行为及夹杂物上浮状况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对板坯结晶器工艺参数优化和连铸生产有参考价值
攀钢连铸钢包热循环的现状与分析
李里, 周瑞和, 薛念福, 裴有才, 王德魁
2002, 23(1): 6-11.
摘要:
采用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攀钢现有钢包在生产热周转过程中的热状及其对钢水温度变化的影响,找出了影响钢包热状态的主要因素
微碳钢热轧温度参数的实验室研究
张开华, 常军, 李军
2002, 23(1): 12-16.
摘要:
针对微碳钢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试验,在“三高一低”的原则下,研究了微碳钢加热温度对AlN溶解的影响,终轧温度及冷却速度对热轧晶粒度的影响,卷取温度对AlN和渗碳体析出的影响。提出了生产微碳钢的热轧温度参数,为大生产制定工艺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工业V2O5直接制备溶胶-凝胶
杨绍利, 徐楚韶, 陈厚生, 廖代华
2002, 23(1): 17-20,25.
摘要:
以片状工业V2O5晶体为原料,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取了V2O5溶胶和凝胶,测试了V2O5溶胶粘度的变化,并对V2O5凝胶和V2O5晶体进行了综合热分析。结果表明,制取V2O5溶胶-凝胶的适宜工艺参数为:熔化V2O5温度800~900℃、保温时间5~10min;当溶胶浓度大于22g/L时,则溶胶可形成凝胶,此溶胶粘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且浓度愈大粘度增大的幅度愈大;V2O5凝胶在加热过程中(500℃以下)成分稳定,未出现相变
高钒铁冶炼的渣态研究
王永刚, 杨烽, 张建辉
2002, 23(1): 21-25.
摘要:
分析了攀宏公司高钒铁冶炼炉渣的特点,对高钒铁冶炼的炉渣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高钒铁炉渣一些理化性能对冶炼工艺参数、冶炼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综述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及对攀钢炼钢发展的建议
文永才, 杨森祥, 王胜, 张槐
2002, 23(1): 26-31.
摘要:
回顾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进步,介绍了当代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攀钢炼钢技术发展的建议
生产实践
S49钢轨轧制工艺设计
陈亚平, 王彦中, 陶功明
2002, 23(1): 32-34,55.
摘要:
结合攀钢轨梁厂工厂特点及S49钢轨断面特点,论述了S49钢轨的轧制工艺设计,并着重阐述了孔型系统的选择和孔型参数的确定,同时设计了导卫装置等。通过孔型系统的优化设计,使S49钢轨一次试轧成功
钒应用专题
含钒钢的沉淀和晶粒细化
斯坦尼什洛·扎雅克
2002, 23(1): 35-48.
摘要:
此项工作集中研究钒、氮、碳在控制奥氏体和铁素体内V(C,N)沉淀上的作用,以及在促成晶粒内铁素体的形成而使晶粒细化和通过中间相和不规则沉淀而形成沉淀强化上的作用。
在某一给定钒含量下,铁素体沉淀强化的程度取决于氨、碳的可利用量。已有结论表明,氮是一种非常可靠的合金元素。它可以增加钒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每增加0.001%氮,可增加约6 MPa的强度,并且基本上与工艺条件无关。碳在沉淀强化上的作用较为复杂,目前的结论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钒傲合金钢的沉淀强化作用急剧增强,每增加0.01%碳,可增加约5.5 MPa的强度。其原因是.在相变期间,铁素体和过冷奥氏体之间亚稳定均势,极大地增加了碳在铁素体...
钒微合金化锻钢
乔治·克罗斯
2002, 23(1): 49-55.
摘要:
介绍了中碳含钒锻钢的工艺、组织和性能。钒产生的强化作用可以提高中碳钢的强度,从而省去微合金化锻钢的后步热处理工序。强度的提高是由于在直接冷却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中析出了细小的碳氮化钒析出物。当钢的组织大部分为珠光体时,强度达到最大,但此时钢在冲击载荷下的抗解理断裂性较低。提高含钒钢的韧性有几种方祛:-是在保证钢的强度的前提下降低碳含量;二是加入微合金元素钛;三是适当提高硫含量。
钒在微合金化钢筋中的开发和应用——高强度钢的优点
D. 鲁斯沃姆
2002, 23(1): 56-63.
摘要:
介绍了钢筋的用途及在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均消耗量;钢筋作为建筑材料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情况和钢筋作为混凝土加强物的优点。详细叙述了钢筋的一些性能特征如强度、塑性、焊接性和疲劳性能等,钢筋的生产工艺,以及钒微合金化钢筋在经济、冶金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微合金化元素对连铸裂纹的影响
D. N. 克劳瑟
2002, 23(1): 64-80.
摘要:
为保证制成品的质量,需要尽可能地破少连铸产品的峡陷。随菅热装、薄披连轧及直轧的推广,生产无缺陷的连铸产品也日益重要。这是由于在这些条件下,缺陷的检查与清理变得更加困难的缘故。
在连铸产晶的各项缺陷中,横向表面裂纹受微合金元衰的影响较大。铌是非常有害的,0.01%的铌就会促成裂纹的出现。尽管在钒含量0.15%,氮含量0.02%的场合,也有出现横向裂纹的报道,但含钒锕中,氮低于0.005%时,横向裂纹就不会发生。
据信,横向裂纹形成于结晶器,随后在连铸过程,特别是矫直过程中扩张。微合金钢在某一温度范圈内,显示出较低的延展率,当在此低延展率区间进行矫直时,就会产生裂纹。铌在深化延農槽,井使其向高温区城扩...